2016年6月30日,杭州綠城俱樂部發布公告,宣布宋衛平不再擔任俱樂部董事長。至此,這位在足球圈堅守了18年的地產大亨,正式告別了中國足壇。
作為綠城集團創始人,宋衛平與足球的緣分始於1998年。那一年,浙江綠城足球俱樂部正式成立,宋衛平開始了他的足球投資之路。與其他投資人不同,宋衛平對足球的投入更多是出於一種情懷。
"足球是一項能給人帶來快樂的運動。"宋衛平曾這樣解釋他投資足球的初衷。在他看來,足球不僅是一項運動,更是一種文化,一種能夠凝聚人心的力量。
在宋衛平的經營下,綠城足球逐漸成長為中國足壇不可忽視的力量。2006年,綠城隊成功衝超,躋身中國足球頂級聯賽。2010年,綠城隊獲得中超第四名,並取得亞冠聯賽參賽資格,創造了隊史最佳戰績。
然而,足球投資從來都不是一門好生意。據不完全統計,宋衛平在18年間為綠城足球投入超過20億元。在房地產行業蒸蒸日上時,這些投入尚可承受,但隨著行業進入調整期,足球俱樂部成為了沉重的負擔。
"做足球就是要燒錢的,但燒錢也要燒得有價值。"宋衛平曾這樣表示。他不僅注重一線隊的成績,更重視青訓體係的建設。綠城足校培養出了張玉寧、鄒德海等一批國腳,成為中國足球青訓的標杆。
2014年,宋衛平曾短暫離開綠城足球,將俱樂部50%的股份轉讓給融創中國。但短短半年後,他就回購了股份,重新執掌俱樂部。"舍不得"是他當時給出的唯一理由。
然而,足球市場的金元浪潮越演越烈,各大俱樂部投入動輒數億元,讓堅持理性投資的宋衛平倍感壓力。最終,在2016年,他做出了離開的決定。
"我已經盡力了。"這是宋衛平在告別足球時說的話。18年的堅守,20億元的投入,他為中國足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。
宋衛平的足球故事,是一個企業家用情懷做足球的典型代表。在功利主義盛行的當代足壇,他的堅持顯得尤為珍貴。雖然最終未能看到綠城足球登上最高領獎台,但他對足球的熱愛和投入,已經成為了中國足球史上不可磨滅的一筆。
作為浙商代表人物,宋衛平用18年時間詮釋了什麽是"企業家精神"——不僅是創造商業價值,更是承擔社會責任,推動社會進步。他的足球故事,必將激勵更多企業家投身中國足球事業,用情懷和擔當推動這項運動的發展。